湖南省实验《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措施
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52号
《湖南省实验〈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措施》于2020年9月25日经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聚会会议通过,现予宣布,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9月25日
湖南省实验《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措施
(2020年9月25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聚会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生长,掩护人民生命清静和身体康健,凭证《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有关执法、行政规则的划定,团结本省现实,制订本措施。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中西医并重目的,将中医药事业和工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妄想、卫生康健生长妄想,建设健全切合中医药特点的治理系统、服务系统和保障系统,建设中医药事情部门联席聚会会议制度。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认真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治理事情,组织实验种种中医医疗、保健等机构治理规范和手艺尺度,增强中医药治理机构建设,配备中医药治理职员,对中医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及临床用药等举行监视治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凭证各自职责做好与中医药治理有关的事情。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举行切合国家尺度的中医医疗机构,优化中医医疗机构结构,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诊疗装备配备。
政府举行的综合医院、熏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应当凭证国家划定设置中医药科室、中医病床。
社区卫生服务中央和州里卫生院应当配备中医药专业手艺职员,并设置中医馆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勉励和支持社会实力举行中医医疗机构。勉励和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手艺职员举行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
第五条 具有国家划定学历,经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种别医师执业注册后,可以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临床科室执业,凭证注册规模开展响应诊疗服务。
在外科(骨科)、妇产科、眼耳鼻咽喉科等专业科室执业的中医种别医师,凭证有关划定审核到达响应水平的,可以接纳现代科学手艺要领开展手术等医疗运动。
第六条 勉励取得非中医种别医师资格的医师学习研究和运用中医理论与诊疗手艺,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生长。
非中医种别医师的中医药处方权限和照顾护士职员运用中医药相宜手艺的详细措施,由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制订。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施展中医药在熏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建设健全中西医团结防控机制,在制订诊疗方案、组织专家团队和专业队伍、实验医疗救治、指导社区防控等方面应当有中医药治理职员和专业手艺职员加入,支持医疗卫生气构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务中施展中医药理论和手艺要领的奇异作用。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建设中医药应急物资、设施、装备和手艺资源储蓄制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重大疑难疾病的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建设中西医相互会诊、转诊制度。勉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推广中西医团结诊疗。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勉励和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勉励和支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设立治未病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央、州里卫生院开展中医药咨询评估、干预调治、随访治理等治未病服务。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勉励和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保健服务,增强康复专科建设,推广针灸、推拿、敷贴等中医药相宜手艺,建设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本行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勉励生长中医药康健旅游服务,开发中医药康健旅游产物与蹊径,建设融中药材莳植、中医药康健服务、文化景观旅游、传统健身运动、食疗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健旅游基地、中医药康健旅游区。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制订和完善下列中药材质量尺度、手艺规范:
(一)种子、种苗质量尺度;
(二)中药材外源性毒素限度尺度,包罗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二氧化硫残留等;
(三)品级尺度;
(四)莳植养殖田间治理、投入品使用等规范;
(五)采收、产地初加工规范;
(六)包装和仓储规范;
(七)其他质量尺度或者手艺规范。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接纳下列措施促进中药材莳植养殖生长:
(一)推动中药材重点产区建设,建设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和环洞庭湖等中药材莳植养殖工业带;
(二)整理湖南道地和特色药材目录;
(三)评定湖南道地和特色药材良种繁育、莳植基地,增强生态莳植基地建设;
(四)建设湖南道地和特色药材种质资源库、战略储蓄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设健全中药材莳植养殖手艺服务系统;培育、掩护、推广湖南道地中药材着名品牌,支持湖南道地、特色中药材品种申报地理标志掩护产物和地理标志证实商标。
第十五条 勉励切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依法炮制中药饮片,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经省人民政府药品监视治理部门批准,可以在医联体和其他指定的医疗机构调剂使用。使用单元应当对中药制剂的使用举行不良反映监测,并按划定陈诉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和药品监视治理部门。
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属于下列情形的,不纳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治理规模:
(一)中药加工成细粉,临用时加水、酒、醋、蜜、麻油等中药传统基质调配成外用膏药,在本医疗机构内使用;
(二)鲜药榨汁;
(三)受患者委托,医疗机构凭证医师为该患者开具的处方运用中药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制品。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健全中药材莳植养殖、加工、流通、使用全历程追溯系统和质量检测系统,增强中药材质量羁系,保障中药材质量和清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生长中药材现代商贸服务,完善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中药配送等平台建设,增强中药材市场监视治理。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订中药工业生长妄想和扶持政策,推进中药一二三工业融合生长,施展传统工业刷新升级等专项资金的指导作用,以投资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中药工业的支持,推动中药工业生长集聚区建设。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勉励中药生产企业装备升级、手艺集成和工艺创新,支持中药企业形成焦点品种,提升中药企业竞争力,培育着名中药品牌。勉励企业研发、推广以湖南道地中药材、特色中药材为质料的药膳、药饮以及药妆、药浴等产物。
第十九条 建设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结业后教育内容,将跟师临诊作为主要的师承教育方式。勉励开展名中医、中药专家学术履历继续等中医中药师承教育人才作育。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统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
新进医疗岗位的中医医师应当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中西医团结专业职员应当加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者临床种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订下层中医药人才作育妄想,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医学生的作育规模,增强对中医全科医生、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和中药学学生的作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勉励和支持中医执业医师和中医药专业结业生到下层医疗卫生气构从事中医药服务,并在薪酬待遇、职称提升、学习作育等方面给予思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招募招聘、购置服务等方式为下层增补中医药人才。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勉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等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对中医药科研效果、奇异诊疗手艺和工艺等知识产权的掩护,推进中药材生物转化开发和创新,促进中医药科技效果转化和推广;支持团结现代科学手艺和传统中医药研究要领对理法方药的研究,一直提升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度。
勉励和支持中医药企业加速中药新药和康健产物的创制研究,增强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装备研发。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当地历代中医名家学术头脑研究,抢救濒临失传的古籍文献,搜集整理中医药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秘方、传统疗法和传统制药、判断、炮制手艺。
建设健全名中医评选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强国医大师、天下名中医、省名中医和下层名中医传承事情室建设。勉励和支持名中医事情室总结临床诊疗履历,开展中医药学术传承运动。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卫生康健教育规模。
省人民政府和有关设区的市、自治州、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增强以马王堆汉墓中医药文化为重点的湖湘中医药文化研究,强化炎帝陵、仲景碑、药王殿、橘井泉等中医药文化事业的掩护和使用。
支持依法设立具有湖南中医药特色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普馆和药用动植物园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接纳措施支持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医药事业的生长,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创新、应用生长和人才作育的扶持力度,推进少数民族医药科研和资源掩护开发,增强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掘客、整理与开发研究事情,促进民族医药理论生长和手艺推广,提高少数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生长事情情形纳入政府绩效审核内容。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生长所需经费纳入预算,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生长的投入,重点增强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重点专科、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科研能力、下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和支持少数民族医药生长等。
勉励设立政府指导、社会资源加入、市场化运作的中医药生长基金,扶持中医药医疗、工业、教育、科研重点项目。
第二十八条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医疗服务价钱主管部门应当凭证价钱治理权限,凭证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尺度,并实验动态调整。
制订和调整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尺度,应当经中医药专家评审论证并充实听取中医药主管部门和社会民众等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凭证国家划定,将切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更趋合理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报销比例,减轻患者肩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团结中医药特点,健全医保支付方式,分批遴选中医药优势显着、治疗路径清晰、用度明确的病种实验按病种付费。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推进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建设以中医医疗服务为重点的基础数据库,勉励依托医疗机构生长互联网中医医院,促进现代信息手艺在中药材莳植养殖、加工、使用中的应用以及疗效跟踪研究的运用。
第三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依托卫生康健信息资源建设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央。
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增强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信息与手艺服务系统建设,建设全省中药材资源数据库和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系统,监测全省中药资源掩护和使用现状,并依法向社会果真。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羁系中医药行业学会、协会凭证章程推行职责,施展其在中医药事业和工业生长中的起劲作用。
第三十三条 对生长中医药事业做出下列突出孝顺的单元和小我私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国家和本省有关划定给予奖励:
(一)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治理以及工业生长、文化撒播、促进中西医团结等方面效果显著的;
(二)募捐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要领和手艺的;
(三)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或者带徒授业效果显著的;
(四)恒久在下层医疗卫生气构从事中医药事情效果显著的;
(五)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生长有其他突出孝顺的。
第三十四条 本措施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